致力于成為國內光伏運維領域價值創造的領航者
Committed to be the leader in value creation of the PV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ield!
2017年的1231節點后,中國光伏新增裝機打破了去年同期的記錄。近日,國家能源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17年11月底,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達125.79GW,同比增長67%,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達17.23GW,為2016年同期新增規模的3.7倍,增速同比增加3倍。
特別在光伏扶貧的一系列政策影響下,“分布式光伏+”項目已成為發展趨勢,受到業主的青睞,并加大投資的力度,形成新熱潮。
一、現場踏勘要素說明
很多業主投資分布式光伏電站時,都會非常關注分布式光伏的可行性、裝機容量、投資收益、合作模式的等問題,而分布式光伏勘察屬于項目的前期工作,通過實地勘察,搜集污水處理廠相關資料,為后續設計最優方案和投資收益分析做準備。專業的踏勘記錄是分布式電站進行評估的一個重要因素。下面重點敘述屋頂和地面電站。
二、分布式屋頂電站前期踏勘要素
(1)廠房建設年限;
(2)屋面狀況;
(3)屋面板類型;
(4)彩鋼板銹蝕情況;
(5)電網接入距離及廠區的變壓器容量情況;
(6)原廠房設計資料、用電負荷等。
并且根據所得到的匯總信息形成以下一個表格,運用相關軟件進行屋頂荷載計算,對該屋面進行評價。
三、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前期踏勘要素
光伏扶貧電站一般為屋頂和地面電站之分,屋頂踏勘要素已說,只說地面光伏扶貧的踏勘要素:
(1)項目地的地質勘察報告;
(2)周圍變電站情況或送電線路情況;
(3)項目地的紅線區域的CAD圖紙;
(4)施工和生活用水水源的調查;
地勘報告是地面電站區別于屋頂電站的重要標志,地勘報告的重要性,對于在灘涂、山坡等開展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尤為明顯,因為上述地塊容易發生沉降、塌方、泥石流、地下水腐蝕性強等特殊情況,因此,前期詳細專業的地質勘查,對項目的后期建設和運行至關重要。